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这里是天津工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专栏,我们致力于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本期为大家带来三项最新的科技成果技术需求。这些需求来自淄博市淄川区科学技术局,期待与相关领域技术专家携手,共同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环氧乙烷衍生品类医药中间体开发需求
基本情况:该企业经过积极研发转型,由专项化学品制造成功转型医药化工、医疗器械、医用特种气体、医用消毒剂等大健康领域。目前,企业已取得环氧乙烷及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混合气体的充装经营许可,为医疗器械行业、制药行业、消杀灭菌机构及印染等行业提供优质的环氧乙烷,产品质量稳定,灭菌效果好,服务于全国上百家国企、上市公司、医药集团企业。
具体需求:目前,企业已成功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硬化的聚醚类产品。希望对接更多的相关院校专家,以环氧乙烷为原材料,开发更多具有高附加值、应用于不同医药领域的中间体及衍生产品,延伸环氧乙烷下游产品,开拓更广应用范围。
锂氟化碳极端高温/ 低温电池开发
基本情况:该企业已建设完成一期年产100 万只各系列高比能锂氟化碳电池产品示范生产线,配套建设有氟化碳材料产线、氟化碳电池中试线、锂金属负极生产线,专业开发及生产 BR18650 等圆柱电芯及不同型号软包锂氟化碳一次电池,拥有锂电池生产及研发测试设备。在锂电池电解液、电池设计、电池PACK和电池热管理等方面有专门的研究小组,目前公司制作的锂氟 化碳电池已经可实现150℃ 500mA放电,在 150℃高温搁置下,可以实现 10 天高温存储,满足部分客户对高温电池的初步需求。
具体需求:锂氟化碳电池作为一次高能锂电池,已经在军工、航空航天、石油勘探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由于其特殊的应用场景,对锂氟化碳电池对极端高温及极端低温情况下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使用场景是要求电池在高温170℃下长期进行搁置,并且能够在高温下为设备提供电能。而另有要求电池在 -60℃低温下运行。因此开发出适用于锂氟化碳电池的耐高温 / 耐低温电解液迫在眉睫。
对耐高温电解液提出以下要求:应用于锂氟化碳电池,170℃ 50mA 放电平稳,无漏液、无断路现象;可实现 170℃存储 31 天无漏液、无断路现 象;具备阻燃性。
对耐低温电解液提出以下要求:应用于锂氟化碳电池,可实现-60℃ 放电电压> 2V;可实现 -60℃放电容量发挥≥ 60% 常温容量。
从材料端解决锂氟化碳电池发热问题
基本情况:该企业长期开展氟化碳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业务,可提供材料氟化代加工服务和定制型氟化碳材料的研制。锂氟化碳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放电平稳、工作温度范围宽、存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在军事、航天、深海探测和医疗器具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锂氟化碳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氟化碳正极材料的性能。通过对碳原料的晶体结构、孔结构、表面化学性质以及氟化反应工艺进行选择和设计,可以合成出具有不同导电性、放电电压、比容量、倍率性能、膨胀率和加工性能等特性的氟化碳正极材料。
具体需求:由于氟化碳材料导电性差,放电时电极极化比较严重,且电化学反应终点产物是LiF,在此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尤其在成组和大倍率放 电情境下,由于热量大量聚集,易导致热失控,引发安全问题。此难题严重限制了锂氟化碳电池的应用范围。因此希望能够从材料端入手,对锂氟化碳电池的发热机理进行研究,探索从材料端降低发热量的技术可行性。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现有氟化碳材料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或开发一款新 型氟化碳材料。在不大幅改变导电剂、粘结剂、电解液等配方的前提下加 工成额定容量 5Ah 以上的锂氟化碳圆柱或软包电池,该电池能够实现不小于 2C 放电,放电全过程电芯温度不高于90℃,与 0.01C 时相比,能量保持率不低于90%。
联系对象:淄川区科技局科技合作科
联系方式:
电话:0533-5161797
邮箱:kjhzk@zb.shandong.cn